表面贴膜技术基础

作者: 时间:2015-03-31 点击数:

《表面贴装技术基础》教学大纲
 
课程类别:  3.自然科学类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课程学时: 32  学分: 1
开课单位:  工业中心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大纲执笔人: 戚宇恒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大纲审定人: 张进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
  • 教学目的与要求

教学目的与要求

 

  1.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,激发创新思维,促进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;

  2.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当前国际主流的电子产品装联技术,为学生以后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基础;

  3. 拓宽就业途径,提高就业竞争力。

 
二、教学重点与难点
1. 教学重点
表面贴装技术基本概念、表面贴装元件特点、表面贴装工艺流程、电子产品质量控制。
2. 教学难点
贴片机编程与制造工艺、电子产品质量控制
三、教学方法与手段
教学方式与手段
采用以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,让学生通过实践,掌握表面贴装技术的应用。在学习
 
四、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
       教学内容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课时分配

教学内容

讲授

实验

表面贴装技术概论(第一章)

3

表面组装元器件(第二章)

3

表面组装印刷板(第三章)

3

表面组装焊接技术(第四章)

3

表面组装涂敷与贴装技术(第五章)

3

表面组装材料(第六章)

3

表面组装工艺与组装质量检测(第七章)

3

表面组装生产系统控制与管理(第八章)

3

表面贴装程序的编写

3

产品质量分析与工艺改善

3

考核

2

 

 
 
    五、实践教学内容要求与说明
实践教学内容要求
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完成以下内容:

  1. 贴片程序的编写;

  2. 贴片过程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;

  3. 锡膏印刷机的使用和工艺控制;

  4. 回流焊机的使用和工艺控制。

  5. 产品质量分析与工艺改善。

整个编程、加工过程都由学生独立完成,从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,解决生产中突发问题的能力。
六、考核方式与范围
1.考核方式
    采用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相结合的方式
2评价结构比例

(1)理论课作业成绩:60%;

(2)实训成绩:30%;

(3)实训报告成绩:10%。

七、教材与参考资料
1、教材:吴兆华 周德俭编 《表面组装技术基础》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3年出版
2、参考资料:吴兆华 周德俭编 《电路模块表面组装技术》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年出版
3、《李宁成博士/SMT工程师培训研讨会文集》(江苏2002版)
4、《SMT工艺与可制造性设计讲义》  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

 

您好,您是第 访问者

Copyright© 2015 www.xxxUniversity 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 版权所有: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广东工业实训中心(与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合署)